Gravity, 重力
Gravity, 重力

主帶彗星是軌道在小行星主帶內,而在部分的軌道週期內會展現出彗星特徵與活動的天體。

軌道[]

不同於多數彗星的軌道多半在接近木星或更遙遠的距離上,主帶彗星的軌道接近圓形,並且在小行星帶的主帶內,因此很難從軌道上的特徵與許多標準的小行星區分出來。即使有一些短周期彗星的軌道半長軸在木星軌道之內,和主帶彗星仍有所不同,因為主帶彗星的離心率軌道傾角都與主帶內的小行星相似。三顆已知的主帶彗星軌道都在主帶外緣的內側。[1].

目前還不知道來自外太陽系的天體,像是其他的彗星,如何能在行星微弱的重力擾動下改變軌道參數,成為低離心率,軌道像典型小行星的主帶彗星。因此,他被假設不同於其他的彗星,主帶彗星是在內太陽系接近現在的位置上形成的。[2].

彗星的活動[]

主帶彗星只有在軌道上接近近日點的部分才會出現彗尾,在長達5至6年的周期中,只能維持1至數個月的活躍期。[2]

組織[]

主帶彗星已經被假設為地球海洋水的主要來源。[3].

成員[]

目前已經有三顆彗星被確認:

  • 133P/Elst-Pizarro
  • 176P/LINEAR
  • P/2005 U1

外部鏈結[]

參考資料[]

  1. Diagram from Henry Hsieh's Main Belt Comets webpage.
  2. 2.0 2.1 Main Belt Comets, webpage written by Henry Hsieh.
  3. Main-Belt Comets May Have Been Source Of Earths Water, Space Daily, Mar 23, (2006).


sv:Asteroidbältskomet th:ดาวหางในแถบหลั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