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球是恒星向外輻射出光線的區域。他從天體的表面向內延伸,直到氣體變得不透明的區域,相當於光深度(光的減弱距離以自然對數形式表示)2或3。換言之,光球是天體外層對普通的光線透明,不會阻擋光線的區域。因為恆星輻射的總能量相當於在該半徑處氣體輻射的總能量,所以光球的實際溫度對應於光深度的位置,相當於波長為500奈米光子總量的2/3。由於恆星沒有固體的表面,光球通常指的是太陽或恆星可以被看見的視覺表面。這個字的英文源自古希臘的字根φως¨- φωτος/photos和σφαιρος/sphairos ,意思就是光和球,事實上就是被觀察到表面發光的球體。
太陽的光球[]
光球是人类实际能够看到的太阳的圆面,它的界限比较分明,太阳的半径就是按照这个界限确定的。
太陽光球的有效溫度大約是5780K,是太阳大气的最内一部分,密度大約是2×10-4 公斤立方公尺-3,粒子数密度为1023/m3,大约是地球大气层在海平面附近密度的1%;其他的恆星的光球可以更熱或更冷。
太陽的光球的厚度只有500公里,由被稱為米粒組織的對流胞組成,每個由氣體組成的對流胞直徑大約1,000公里,熱的氣體由中心向上升,而變冷的氣體從它們之間狹窄的空隙下沉。每個米粒組織的生命期大約是8分鐘,造成一個連續煮沸的轉移模式。典型的米粒組織可以聚集成直徑達到30,000公里,生命期長達24小時的更大集團 - 超米粒組織。這些細節是在其他的恆星上觀察不到的。
在光球之上,太陽還有幾層可以觀察到的大氣層:色球層位於光球和更熱且更稀薄的日冕之間,厚度可以達到10,000公里,通常要使用濾色片,像Hα濾鏡,才能觀察到。出現在光球表面上的其它現象還有太陽耀斑、太陽黑子和光斑。
太阳 | ||
---|---|---|
太阳结构 | 核心 · 輻射層 · 對流層 | |
大氣層 | 光球 · 色球 · 過渡區 · 日冕 · 太阳风 | |
太阳活动 | 米粒组织 · 超米粒組織 · 針狀體 · 太陽黑子 · 光斑 · 耀斑 · 日珥 · 日冕物质抛射 · 冕洞 · 日冕圈 | |
日球 | 日球层顶 · 日鞘 · 弓形激波 · 终端激波 · 费米流体 | |
其他 | 太阳系 · 太陽發電機 · 太陽圈電流片 · 太陽週期 · 太陽常數 · 太陽輻射 · 日食 恆星光譜:G2 · 太阳中微子問題 · 中微子振盪 · 蒙德極小期 |
ast:Fotosfera
bg:Фотосфера
ca:Fotosfera
cs:Fotosféra
da:Fotosfære
fi:Fotosfääri
he:פוטוספירה
id:Fotosfer
it:Fotosfera
lt:Fotosfera
lv:Fotosfēra
ml:പ്രഭാമണ്ഡലം
nl:Fotosfeer
no:Fotosfære
pl:Fotosfera
pt:Fotosfera
sk:Fotosféra
sl:Fotosfera
sv:Fotosfär
tr:Işıkyuvarı
uk:Фотосфера